四象传说 第两百三十五章 恐怖版桃花源记(2 / 2)

出,但是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按照以前的祭祀习惯,首先就得焚烧衣物以供奉先人,那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何这里的人服饰和外界一模一样。

文中有一句描述,皆出酒食,顺着这条线路摸索,那么酒食的出现就显得理所应当,因为祭祀必有酒肉。还有当时的人们不会在门前种桃树和桑树,反而是在墓地之前才会种植。

想到这里大家会不会突然心中一紧,别急,按照这个思路,那么南阳刘子骥的死也就可以解释了。墓地本就是污浊之地,前往之后身上沾染一些疾病在所难免,再加上古代的卫生条件不好,这也就能导致最终的死亡。

按理说,桃花源记如此,寻访者应该越来越多,但是自刘子骥之后,再无人前往,个中缘由就显得那么蹊跷了。

首先在古代,桃树的含义是为了辟邪,在古代的很多道士施法现场,他们都会使用一些桃木符,又以达到困住或者是驱赶鬼怪的作用。

另外在诗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在过年时期,人们为了避灾避害也会选用桃木。

桃树可能是为了辟邪,成片成片的桃林则有可能是为了分隔人间和阴间,或者是困住一些鬼魂,这样桃树的存在本来就非常的让人觉得不合时宜。

其次诗人描绘,渔民在这里看见的是成片成片的桃花林,这一点也让人觉得非常的存疑,在古代如果偶尔可以看见一颗或是两颗桃树还在情理之中。

但是如果成片成片的桃花林,密密集集的矗立在一起,中间没有一点杂草一棵杂树,这如果没有人专业护理的话,简直是说不过去的。

最后让人觉得疑惑的是,为了描绘桃花林的美景,陶渊明用了一句落英缤纷。

在当时的那个季节,桃花花瓣纷飞并不是特别现实,落英缤纷的场景反而让我们联想到在清明节前后为死人烧纸的情景,这样的话才显得更加的真实。

虽然说浪漫,但是其实也蕴含了很大的秘密,所以我们不难推测,这位武陵人不一定是偶然来到了桃花源。

有可能是在捕鱼的过程中遭遇了什么伤害,不幸身亡,所以说才有缘来到了这片神秘的桃花源,而在这里他见到的也不是人,而是来自于先秦移民的一些鬼魂罢了。

另外第二点让人觉得不合时宜之处,便是村民在进入到村庄之后看到的一些场景,他是如此描绘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在这样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桃花源记不仅外观非常美丽,在进去之后,他们所搭建起来的小村落仍然是非常的整洁美好。

可是这样的语句却根本经不起推敲,其实但凡进入过村庄的人,我们都知道,一般来说村庄的房屋虽然会有所规划,但是却并不是整整齐齐的。

因为一般村庄也不会规划房屋的具体大小面积,也不会排列的整整齐齐的,让我们想起来的就只有墓碑。

另外所描述的房屋整齐,屋舍之间的道路也相当的发达,在这里更是用阡陌来描述走的小路,其实陶渊明在这里也做出了暗示。

阡陌本来就是古代形容坟墓之间小路的意思,按照道理说,虽然说桃花源记的人可能在这里生活得非常美好,但是古代的农耕文明必然是有限的。

而他无论来到哪一家都会遭到丰盛的款待,主人拿出丰盛的食品,这也不免让人想到,可能是来自于他们的祭品罢了,可能到了这里这个捕鱼人就是来到了阴间。

而在后来为什么武陵人又成功的回去,并受到桃花源人们的叮嘱,不要告诉别的人呢?

可能是因为他自己受到了意外,来到这里来到阴间,但是却阳寿未尽。所以说仅仅是在阴间游荡了一圈就被送了回去。但是这样想起来也真的是不免让人不寒而栗的。

“要不我们审问一下这位吧,毕竟他可是当事人啊。”

这话一出,众人将目光都看向了高挂枝头的男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