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马玲赶集 赵军出屯(已修)(2 / 3)

>
说完,马玲也回头瞅了一眼,但没看见王翠花身影,她便回过头来和赵军说:“我妈……得等一会儿能撵上我。”

赵军笑了,对自己这个丈母娘,他是再了解不过了。且不说王翠花家里条件如何,关键是这人对自己衣着特别讲究。

就比如今天要去赶集,她得把自己那些能穿的衣服都找出来,挨个试一遍,最后确定一件自己今天看着最顺眼的。

还好就是,她这性格没传给马玲。相反,马玲从小被她妈的磨磨蹭蹭搞得不厌其烦,这也养成了姑娘的急性子,可谓是嫉慢如仇。

这不,本来娘俩说好了一起去赶集,早去早回省着下雨加雪挨浇。

可马玲左等右等,王翠花还搁屋里磨蹭,马玲实在是受不了了,才跟王翠花定下来俩人在集上汇合。

对于自己未来的丈母娘,赵军肯定不能说大逆不道的话,只问马玲说:“你跟大娘要买啥去呀?这天能有卖的了么?”

“有!”马玲点头,道:“我那天跟他们说好了,今天给我拿来。”

在赵军好奇的目光中,马玲又给赵军解释说:“我寻思买点毛线,给我爸织个毛衣……”

说到此处,马玲压低了声音,继续道:“再给你织个脖套。”

脖套,跟围脖差不多。

只不过围脖是很长的一条,转圈围到脖子上。而脖套是个圈,从头顶套进去,套在脖子周围,故因此而得名。

说要送赵军礼物,马玲似乎还有些不好意思,紧忙快速地问道:“你喜欢啥色(sǎi)儿啊?有黑的,有灰的……还有黄的。”

“不要黄的。”赵军道:“太新鲜的,我也戴不了啊。”

“不新鲜。”马玲说:“土黄色的。”

“啊……”赵军闻言,又问道:“你说要给我马大爷织毛衣,他要织啥色的呀?”

“我爸要黑的。”马玲笑道:“他说扛抹湖。”

扛抹湖就是扛脏的意思,这年头林区人没有条件讲卫生,冬天洗衣服也困难,不少人那衣服都穿得锃亮。

“那我就要灰的。”赵军一听马大富要黑的,便果断做出了选择。毕竟马玲不知道啥叫情侣款,但赵军可知道。

忽然,赵军想起一事,忙问马玲说:“那玩意咋卖的呀?是不得成斤称(yāo)啊?”

上辈子时,马玲没少给赵军爷俩织毛衣、毛裤,所以赵军知道毛线这玩意不便宜。

记得那是93年的时候,马玲给赵军织了一件大毛衣,那件褐色的毛衣,马玲用了整整二斤毛线,上面还织有拧花。

就那件毛衣,赵军往出一穿,任谁见了都得多瞅两眼。

可代价就是,买那一件毛衣所需的毛线,就花了赵军当时一个月的工资。六十多块钱,就买了两斤毛线,还只是百分之五十含毛量的。

眼下的毛线虽没有那时候贵,但怎么也得十来块钱一斤吧,马玲要给赵军织个脖套,织粗针得二两多毛线,细针更是得三四两。

这些钱对赵军来说是小意思,但马玲不挣钱,平日里帮家里干活、务农,马大富和王翠花会给她一些,但想来这姑娘现在手里不会有太多的钱。

“不成斤称。”马玲打量了赵军一眼,笑道:“我给你织个细针的,买四两线,要有剩的就给你织副手套。”

“哎呀!”赵军闻言喜道:“那可太好了!”

高兴归高兴,但赵军没法给马玲钱花。这姑娘跟李如海可不一样,赵军要给她钱,马玲不但不会高兴,反而会当场翻脸。

听赵军说好,马玲笑的很开心,并道:“我先给你织,围脖几天就完事儿,到时候你上山啥的带着,风不呲脖子。”

“嗯呐。”赵军笑着重重一点头,道:“那可是好了。”

马玲澹澹一笑,刚要说话就听赵军道:“我大娘来了。”

马玲一回头,见王翠花一路快步往这边走。

“大娘!”赵军离老远就跟王翠花打了声招呼,王翠花看见赵军,笑着喊道:“赵军干啥去?”

“熘达一圈。”

赵军刚回话,就听王翠花说:“别往远了跑,早去早回哈。”

听“早去早回”这四个字从王翠花嘴里出来,一旁的马玲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赵军和王翠花寒暄两句,就目送她和马玲离去。然后,赵军把手往兜里一揣,又往屯子北面出口走去。

……

当赵军走出永安屯的时候,赵有财等人已上了通勤车。

今天的李如海有些反常,他没和赵有财他们坐在一起,也没往人堆里凑。

他独自一人坐在了赵有财他们几个的后一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