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七章 悬崖边上走刀锋(为盟主YangerSun加更2/3)(2 / 3)

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2091 字 2022-03-12

军,己方只有三千嫡系士卒的情况下,哪怕是重玄遵,也终于是扛不住进攻,引军开西门而走。

他一直在等齐军突破临武府中部五城,如此锡明之围,不攻自解。但等了四天之后,终是没能等到。

齐军固然是察觉夏军后方的骚乱,不顾一切突进。夏军也是拼了命地抵抗,不肯稍作让步,以一具具倒在前线的尸体,为后部剜疮留出时间和空间。

齐军亦勇,夏军亦勇,生死线推进艰难。

重玄遵只能撤。

重玄胜未杀降兵,重玄遵亦末行屠杀之事。

满城降兵,复归于夏。他只带走刘义涛等寥寥数人,并且需要迎接靳陵的衔尾追杀。

这是一场惨烈的逐杀战。

三干在攻城战事中得到了足额补充的先锋营,在锡明城防守战中,战死了五百人。

在这场逐杀战里,很快就死得只剩五百人!

一方是大齐天骄,名门之后。一方是夏国勋将,积年神临。

靳陵固然亲身感受到了重玄遵的顽强,感受到这支齐军的精锐。

重玄遵多次亲身断后,连星轮都碎过两次,也始终无法摆脱靳陵三万大军的围杀,活动空间越来越小…

好在这个时候,临武中部五城防线,终是告破重玄遵带人混迹在后撤的夏军之中,逆潮而上,冒险突破,终于与齐军大部会合。

而靳陵也不得不退守锡明城,收拢前线溃军,重新构建防线。

临武府战事,自此正式进入南部七城阶段。

夏国的十二月,或许要比齐国更冷。

独坐雾花城城头的重玄遵,好似全然感受不到寒风。

一袭白衣,依然不染埃尘。

眸子依然神光深蕴,坚定有力。

随意往那里一坐,便是一幅水墨图景。

只是嘴角没了若有若无的笑意,整个人显得异常的冷峻,不可接近。

他毫无疑问立了大功。

他在锡明城的殊死奋战,好像在夏人的腹部钉了一颗钉子,使之运动不便,是齐军得以迅速突破临武中部五城的重要原因。

而后在临武后方游走,多次与夏安国侯交战,率军突出重围,成功回归齐营,

更是英雄般的壮举!

闻听此事之齐卒,莫不为之欢呼。

东线主帅谢淮安,也亲自接见他,予以勉励。功劳簿上,记了重重一笔!

但此时此刻,他只是在想……

战争的残酷,在兵书上真是看不真切。

再怎么说兵者凶器也,仅是想象,也落不到实处三干人的先锋营,打到最后,只剩三百人随他突围成功。而这场逐杀持续的时间,不过三天而已…

在靳陵绝对的兵力优势下,他实在难以腾挪。

倘若临武中部五城末能及时突破,即便是他重玄遵,也没有信心还能够坚持多久。

而重玄胜呢?

此时重玄胜在会洺府的处境,只会比他刚刚经历过的更艰难。因为他在临武府鏖战,尚能期待援军。对方在呼阳关之后,却是处处皆敌。一旦被咬上,几乎没有脱钩的可能。

先不说重玄胜是怎么进的会洺府。这狡猾的小胖子,怎么敢如此做赌?

他凭什么觉得,他有机会赢这一局?

“将军。”随军副将近得身后来:“兵员已经补齐,拿着谢帅的令,末将亲自挑的人。将士们听说要跟您,都很踊跃。”

“展旗吧。”重玄遵看着重云低压的远空,淡声道。

这随军副将已跟了他多年,才能不算多出众,却是极可靠的。此时也只应了一声“是”,便即转身。

“仲辛。”重玄遵没有回头看,但是忽然问道:“你不问问去哪?”

随重玄遵追南逐北,在最后一场突破战中身中六箭的仲辛,此时停下了脚步,

只是应道:“将军说去哪,仲辛就去哪。”

“这一次我们去大邺。穿平林,去大邺。”

重玄遵难得地解释道:“我不能去呼阳关,呼阳关地势险要,城防构筑多年,

又有精兵强将驻守,正面极难突破。只能平定临武全境后,以大军去打。我不能去岱城,那地方是进入奉隶府的窗口,是我现阶段想要争功、最好的选择…但既然说是最好的选择,我那个胖弟弟,一定在那理等我!”

战场上瞬息万变,又消息不通,重玄胜何以能够一算一个准,精准陷他在锡明城?

他事后反省,是自己苛求完美的性格,被捕捉到了脉搏,从而预估到了选择。

往前他是不在乎这些的,无非见招拆招,他自信能够应对一切。

但即便是他,在齐夏这般规模的大战里,也屡屡感受到艰难。

他相信他如果选择去岱城,重玄胜一定还有新的惊喜给到他。

驻守锡明城的惨烈,历历在目。

但若要他就此不去做完美之选,而是稳扎稳打地在现在的临武南部七城鏖战,

拿安稳的功勋,那又是他所不能够忍受的!

倒不是说他在临武南部七城作战,就一定会在接下来的战功竞争里输给重玄胜

—重玄胜和姜望在呼阳关之后搅动风云,是踩在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