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第六十一章(2 / 3)

,第二封信就复杂得多。

张郃高览投降的消息现在应该已经被袁绍知道了,光这一条就够他起五万大军,再加上天子巡幸东郡,那就不止五万,而很可能是加倍,超级加倍了。

他打青州,还要考虑平原到北海间有两军连年交战造成的无人区,不易运粮。

打东郡,离邺城也就二百余里,从征兵到发兵到运粮全在河北境内,到时候真就二十万兵马砸过来,再加一倍的民夫,那是个什么场面?

铺天盖地,遮云蔽日。

东郡是很难守住的,但到底能守多久,能给后方战备留出多少时间,能放掉袁绍多少血,兖州现下究竟是重兵镇守,还是空城以待,这些都是极其重要的问题,也是需要她写出一份详细的汇报和预估交给主公的。

要知道,袁绍踏平东郡之后,进入兖州时,他必定还能获得一份补给!

因此主公需要根据这份文书做出下一步的行动判断:打不打宛城?打不打兖州?主力都放在什么方向,与曹操在哪里决战?

她坐在这里,坐在竹席上,捧着一碗冷汤,与张辽这样讲来讲去。手边没有一切高精尖的侦查手段与可靠的信息来源,做什么都必须全靠猜测,一个猜错,哪怕她自己项上人头能保住,多少士兵都得下辈子注意了。

这让陆悬鱼忽然感到一股力量压在了身上,压得她手中的碗也仿佛重如千钧。

“且先看一看臧霸与阿白的本事,”她将汤碗放下,“若他们不能速胜荀谌,我须得领兵去一趟了。”

两军的主力都不在河岸边,但都在岸边立起了营寨,相互提防。

当然,黄河这么长,不可能守住这一处渡口就能守住整条黄河,照样有斥候避开仓亭津,在上下游乘船往来。

陆廉的信就是这么送到臧霸营中的,收到信之后,臧霸整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了,原本还在小心翼翼地一边结寨,一边观望,现在立刻开始大规模伐木,建造渡河与攻城器械,准备不惜血本,强渡仓亭津。

“天子东巡!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据说这位泰山寇的首领私下里这么和自己小弟们聊过,立刻有小弟表达了不同意见。

“而今汉室衰微,天子蒙尘,依弟之见,也未必就……”

“愚货!”臧霸骂了一句,“天子式微不假,你岂不见他身边还有那许多三公九卿呢!各个都是阀阅出身,各个都是忠贞死节的天下名士!刘使君见了他们,岂会不倚重他们呢!就算不倚重他们的才学,也要倚重他们的名望!”

“是!是!兄长之见果然高妙!”这回小弟们才算醒悟过来,“咱们不跟着天子,咱们跟着那些公卿?”

臧霸嘴角一翘,“咱们只要将这一桩战功拿到手里,刘使君自然看重不提,那些公卿岂会忘了咱们呢?”

他原本也就是个小小的豪强,黄巾来时便跟着为寇作乱,刘备来时便跟着当了一个名不副实的郡守,这一辈子也没想过能爬到什么高位上去,却不料能有这样的机缘!

陆廉封侯了!不错!她这许多年来打仗不辞辛劳,确实有封侯之功,可他现在也奋发了,他也想要混一个军功封侯,他能不能搭上这班顺风车?

臧霸这样激烈而热切地跟自己的亲信们讨论渡河攻城事宜时,陆白正和几个健妇营的队率走在河滩上。

她在出神地望着河对岸,而她们仍然沉浸在兴奋之中。

青州送补给辎重的车队过来时,自然也会为将士们送些家信,其中就有这样一封。

一位女吏因为品行高洁,做事勤勉,在县里名声极佳,因此被当地令长荐为县丞——这是前所未有的事!

三百石的县丞!

对于土里刨食的黔首田客来说,县令县丞就是他们一辈子能见到的最高官了,这样的地位已经称得上光耀门庭,尊崇之至!

对于这些营中姐妹而言,自然也觉得与有荣焉,恨不得出门跟人吹嘘一番。

陆白那张秀丽而白皙的脸仍然望着黄河。

河面上的热气蒸腾,将光线渐渐扭曲,于是对面的人影也就变得影影绰绰,但仍能看到有士兵在走来走去。

“还不够。”她突然开口。

几名女队率互相看一眼,都感到很吃惊。

“女郎?”

“总有一天乱世将终,”她说道,“你们以为士兵解甲,流民返乡,天下太平时,还会有女县丞吗?”

几人之中最年轻的那一个明显胆子也最大,立刻轻轻笑了起来:“女郎,若是天下太平,咱们能当个里吏,安心乡野,不是也……”

陆白忽然转过头看了她一眼,“你若这么想,就连里吏也争不到。”

愉悦的气氛一下子消散无踪。

这不是一件好消息吗?为何女郎听了却一点都不高兴呢?

她们互相看一看,感觉又委屈,又困惑,最后还是一位年长些的小心开口:

“女郎可是担心姐妹们轻浮骄纵?”她一面揣度陆白神色,一面小心说道,“自女郎往下,人人皆尽心尽力,听说那位县丞更是案牍劳形,不敢有丝毫懈怠,才有今日之功……”

这位年长些的队率先开口,其他几人立刻也跟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