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第四十三章(2 / 3)

出又冷又厉的光芒,“什么人?!”

“那必是二张的援军!”陶升脱口而出,“荀将军——”

“不可能!”荀谌皱起眉,“张儁乂就在城下,张邈就算有此心,岂敢在两军夹击下赶来救援仓亭津?!”

“将军!快看!”

烟尘尽头的小路上,隐隐现出了“张”字大旗!

“敌军的援兵到了!”

“将军!”

陶升想不明白自己在那一瞬间为什么是心中有些欣喜的,但他立刻急促地催了起来,“我军远来疲敝——”

这是疑兵之计。

荀谌心里这样想到,他行军这样快,二张又无法遍布斥候,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就得到消息,赶来支援。

但万一这支兵马就是来这里准备换防,甚至是接应渡河的辎重队呢?

那只玉一样的手狠狠地锤在了车轼上!

“传令撤军,”荀谌转过头去看了一眼远远的范城,“派人去城下,让他们立刻开城。”

“……如何开城?”

荀谌已经完全镇定了下来,但那张温和的脸上仍然透着遮不住的冰冷。

“告诉他们,此城城令与县尉皆已伏诛,叛军尽墨,”他说道,“若是现在不开城门,少顷玉石俱焚。”

战局已定,无论那是援军还是疑兵,都很难救得了这座大营。

但当冀州军如潮水般退去时,营中还有许多士兵在慌乱地翻过栅栏,想要逃到河对岸去。

他们当中的确有许多人就这样趟过黄河,仓惶地跑到了黄河南岸,尤其在他们见到远处出现了“臧”字大旗之后,逃过去的人就更多了。

他们身上带着伤,带着血,带着焦糊的痕迹,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满身湿透地奔向泰山寇的前军,并且歇斯底里地大哭起来!

那座营寨!他们没守住啊!将军的辎重还在里面!他们该怎么办才好!

他们的呜咽与号啕没有传得很远,至少没有令那支始终不曾靠近的骑兵听见。

荀谌站在城墙上,往下望了很久,直到夕阳西下,血红的光辉洒在了这片战场上。

“派几个人出城,去为陈子储收敛,”他说道,“还有,坚壁清野,征发民夫,将壕沟挖深。”

“将军?”

“他们今夜就会知道这个消息,”荀谌说道,“咱们也得做好准备。”

陆悬鱼得知这个消息时,整个人稍微是有点懵的。

但她立刻起身去寻张邈了。

这个时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不同的想法,别人的不太好猜,但张邈她就能猜个差不多。

他整个人跑到营外面去了,而且是在营东的一片田野里,点了火把备了酒,一边流泪,一边在祭祀陈容。

“此真天下烈士!虽兵弱敌强,能屈其力而不能屈其节!”他往地上洒了一觥酒,大声喊道,“子储!子储!是我误你!”

……看得出来张邈是真心的,但她还是要打断他。

“孟卓公,”她干巴巴地张开嘴,“咱们回营行吗?”

张邈抬头看她。

四十多岁的一个大汉,哭得稀里哗啦的。

“我本可以救他的!”他嚷道,“我不知他竟会如此!”

“孟卓公,我有重要的事对你说,”陆悬鱼平静地弯下腰望着他,“军中尚有十日之粮,十日内咱们要打退援军。”

这位主帅愣住了。

“陈子储死了。”他说道。

“我知道。”她点点头,“仓亭津的大营也没守住。”

“陈子储死了,”张邈一字一句地说道,“他为你我而死。”

他的世界观好像一瞬间被打碎了一样,整个人满是错愕与愤怒,但她将它忽略掉了,只是认真地对他说:

“那我们就更不能输。”

这个四十多岁的大汉恍惚了一阵,摇摇晃晃地站起身,将那一瓮酒都倒在了田野里。

“辞玉将军心志之坚,为我平生罕见,”他说道,“坚如钢铁。”

“你要是打过这么多仗,”她说道,“你也一样。”

死去的人已经死了,活着的人必须留下来面对这一切。

她意识到这场战争还是有些东西超出了她的意料,比如冀州军是如何在这样快的时间里扑到仓亭津,断了她的后路,这位主帅绝对是个值得研究的对手。

……但话说回来,她又不是不认识荀谌。

当她领着张邈返回营寨,解除了这位没常识主帅的危机——颜良才刚被阵斩,尸体才入土几天啊,他就敢自己跑出来,还在夜里点火把!人家的骑兵要是冲过来直接一波带走漂亮,这仗就没法打了!

她回到帐中时,张辽正在摆弄她的沙盘。

……仓亭津那个营寨是没了,但河对岸插了个小旗帜,表示臧霸很快就到了。

城头换了荀字旗,因此他放了个小木块进去,上面写了个荀字。

“这人长得还挺好看的,”她骂道,“心这么坏。”

张辽听前半句就悄悄抬头看她一眼,听到后半句时,眼睛轻轻地弯了起来。

“辞玉与他熟识?”

“嗯,他前些日子还来过剧城,”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