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萁 第二二一章 一段往事(2 / 3)

卒舞 我等天黑 1941 字 2022-04-28

个强盗。而就算没有这层转化,江湖人士的存在本身便是对于王朝法纪的一种漠视,因为江湖信奉的是“以暴制暴”、“血亲复仇”和“路见不平便拔剑”,即“结果正义”;而朝廷信奉的是“秩序井然”和“法成令修”,即“过程正义”。这种根源性的冲突,使得江湖和朝廷的矛盾一直都存在且无法被根除。

但整顿也是需要方法的,柴正匡为自己的年轻付出了代价,他选择了一个最为极端的方法,意图一蹴而就,在朝堂之上他力排众议,派遣大军对各大门派进行围剿。

这个决定,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话,那大概就是“弱智”。

诚然,丰朝的军队都是刚刚经历战火洗礼不久且得到战场考验的强力军,其中最强的“龙骧卫”和“虎步骑”更是无人可当,分别位列步骑翘楚,虽然单兵实力或许不如江湖高手,但在正面战场上依然能轻松战胜任何一个单独的门派。反观江湖中人,就算整个武林中的精英结合到一起,也难以战胜朝廷的大军压境,双方的战力之差可谓悬殊。

但柴正匡错就错在,他觉得朝廷的军队战斗力更强,就能赢下整个“战役”。

那一年的天下群雄会,血染江湖。面对龙骧虎步的突袭绞杀,武林群雄展现出了惊人的团结,也开启了这场旷日持久、堪称惨烈,最后也没有赢家的战争,就连一直保持着中立的三教也未能幸免——到场江湖高手损伤近半,直接导致须弥寺群僧受缚、扶摇派道观闭门,唯有长风书院因这些年来在朝中的势力得以苟延残喘,而当时三教之下足以和丐帮分庭抗礼的最强门派、号称“天下武夫,非丐即魁”的天魁派更是悉数战死,从此一蹶不振。

江湖,沉寂了整整五年,各大帮派还是没能恢复元气。

柴正匡得到了他想要的结果,志得意满,但不意味着这事儿就这么草草结束了。

你打了人家,人家是会还手的,今日不行便明日,明日不行再明日,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子孙孙,无穷匮矣。

江湖中人并不是傻子,经此一役他们明白了正面战场上没有战胜的能力,自然也没有接战的必要。

不打正面,就行了。

本该是少年英杰会再次举办的时节,但整个江湖却不声不响,柴正匡自然很满意自己的决策——他认为这群人怕了。

然后,便是如鹅毛大雪一般的加急文书飞一般地从全国各地送到了他的书桌上,书信中的内容大同小异,衙门失火、官员遇刺……一时间,举国是震。

这一次,柴正匡的调兵遣将并没有达到他预想中的效果,因为人家每干完一件事就跑路,再不济整个门派全躲进荒山野岭之中,等到风头过去便再次出来重复之前的行为。

军队的战斗力很强,但一个人跑路,总要比一群人追踪要轻松得多,这群江湖人士的做法也相当的泾渭分明,摆明了就是对朝廷的挑衅。

这种治安战,一次两次甚至十次都未必伤及朝廷的筋骨,但胜在烦人,而且铢积寸累滴水成河,与柴正匡一步登天的做法正好相反。

怀着复仇热血的江湖人们可以餐风饮露,但朝廷的军费每天都在燃烧,账簿上那明晃晃的统计灿烂的吓人。

经年累月的游击摧垮了这个本应成为历史丰碑的帝国和这个时代,丰朝前两位皇帝铺陈好的江山社稷,开始走向了衰败,而与此同时西北的獦狚、东北的三胡部悄然崛起。

直到再五年过去,这场双方拉锯到极致的内战终于落下了尾声,天下群雄会换了个地方东山再起。

可能是隔代遗传的因素,柴正匡不像他父亲一样体弱多病,反而继承了柴明言的英武,这一次他准备御驾亲征——他要将自己的决策贯彻到底,这一次就把这群反贼彻底消灭干净!

倒悬岭烂门峡,是大规模部队要前往天下群雄会地点的唯一途径,柴正匡亲率大军突进,但见峡上两岸炁焰熊熊,滚石连连,这是天下群雄会集结高手最少的一次,也是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

只为四个字,叫做“血债血偿”。

过去的十年中,也不是没有人被朝廷所收买成为王公的走狗或是从此潜心匿迹不问世事,但仍有更多的人于此时此刻出现在这里。

每个人的理由都不尽相同,每个人的选择也难分高下,他们会在不同的时代之中被唾弃,也会在不同的时代中被褒扬,但总会有一个时代会给所有人一个公正的评价。

…………

倒悬岭烂门峡,不正,无框。

柴正匡死后,丰朝仍旧存在了六十来年,但短短六十年竟换了四位皇帝,两位小皇帝都是不满十岁继位,但都没活过十五,满打满算直到第三位皇帝稳稳当当地活到了二十岁,才有功夫给这个败了半壁江山的皇帝上谥。

长风书院的谢瀚作为宰相,给这位荒唐的皇帝以及那十年中的腥风血雨画上了一个休止符,他在上书议谥为“庄夸”后被打入大牢,最后于狱中自尽,而朝廷中出自长风书院的大小官员辞官、下野、入狱及流放者十之八九。

这些被视为骑墙派的儒生文人,燃尽了自己的生命与仕途,把柴正匡钉在了名为“遗臭万年”的棺椁之中。

丰朝的落幕是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