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二章 反制(2 / 2)

代晋 大苹果 1659 字 1个月前

中。

大殿上灯火通明,新皇司马昱面色憔悴的临朝,看上去这个新年他过的很疲惫。但朝会开始后,司马昱倒是挺直了腰背,没有半点懈怠样子。

朝会一开始便是一些朝廷事务的奏报,对去岁大晋朝政的一些事务的奏报,以及对今年大晋要做的事情的一些展望和建议,一些重大事务的提前安排。

比如今年将要举行的三年一度的中正评议之事,因为去年的混乱而推迟到了今年春天,各地大中正官,朝廷相关衙署的配合等等事务。

这些朝政事务冗长繁琐,倒也乏善可陈。直到这些事都奏议完毕之后,谢安上前上奏。

“陛下,老臣上奏几桩官员的任免事项,老臣和王彪之大人,王坦之大人以及相关官员已经商议过了,都达成了一致。现在奏禀陛下,请陛下定夺。”

司马昱笑道:“哦但请谢侍中奏来。”

谢安道:“第一桩是,丹阳尹驸马都尉羊贲病弱不能履职,老臣请求将其免职,另委他人。丹阳尹职位重要,不能长期荒废怠慢,更需要一名老成持重得力之臣担任。所以,臣等商议,认为王坦之大人可兼任之。”

李徽在人群中听得真切,他敏锐的感觉到了这次任命的不寻常。

丹阳尹这个职位极为重要,丹阳郡乃京畿之郡,所辖地域便是除了建康城之外京籍十几县,人口多大六万七干户,有三十五万之众。

因为是京籍之郡,所以其官长甚至不叫太守,而改称为尹,这既是一种特殊的牌面,当然也是因为职权的重要所致。

京畿周边,干系京城安危,皇权安全。简单来说,丹阳郡便是京城外围屏障,无论地理位置还是政治位置都是干系极大的。一般而言,这个位置都是大族担当,或者皇帝信任的人才能担当。

之前丹阳郡没有起到任何的积极作用,这并非其权职不够,而是丹阳尹羊贲无能,没能履责。

丹阳尹的权责包括京籍十几县的安全,在军事政务等各方面都有极大的权力。单以领郡兵员额而论,其余小郡郡兵两三干已经是极限,但丹阳郡在京城有衙署,有单独的都督府,郡兵数量可至五干到八干人。这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大可作为京城中军的补充,协助拱卫京城安全。

然而,在之前桓温大军兵临城下时,整个丹阳郡只有两干兵郡兵协助中军防守。而且全部驻扎在京城外廓的丹阳郡城军营之中,甚至在外围都没能给予桓温的大军一点点畏惧和滋扰,更别说阻挡了。

驸马都尉羊贲娶了明帝司马绍之女南郡悼公主,凭着这层身份得到了信任,所以得以在丹阳尹的要职呆了多年。但是他显然没有尽心尽责,甚至是根本没有履职。因为整个丹阳郡郡兵兵员严重缺失,不足下限的半数,且都是无所事事躲在京城里混吃等死的士兵。这绝对是羊贲之责。

这一次以其生病为由将其免职,那还是给了他脸面,让他能够体面免职。以他之前的表现,便该革职拿办问罪才是。

李徽察觉到了王谢的意图。丹阳尹让王坦之来兼任,那摆明了便是要在京城中军之外,重振外围拱卫力量,加强京城的防卫。与此同时,也可以增强大大受损的中军力量,应付已经极为强大的桓温的势力。

这未必是要和桓温宣战,未必是要和桓温死磕,而更可能的是增加筹码,增加制衡的实力,避免桓温的下一次铤而走险。

而这种方式的巧妙之处便在于,并非明面上的增强中军实力,增强控制在王谢手中的兵马,也就可以避免引起桓温的注意力和激怒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