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十七章 阿福(2 / 3)

毒修 水道不孤 2334 字 1个月前

乌龟摇了摇头:“我们若在一起,若有际遇,好处不都给你了,我能捞得到什么好处?”

阿福哑然失笑,他摇了摇头,道:“你这小家伙,倒是精明得很。那为何我要去高山呢?”

乌龟露出了智慧的眼眸,它缓缓道:“我知道你心中有座山,那座山上有你想要的东西。你终究要去那座山抢那个炉子。”

阿福沉默了片刻,显然被乌龟说中的心事。他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变得坚定而深邃。他抬头望向遥远的山峦。

“百川终归海。”阿福低声自语,声音中透着一股决绝。

乌龟点了点头,道:“那就在此地分离吧。未来的路,还需你自己去闯。”

阿福轻轻一笑,他伸出手掌,将手中的乌龟缓缓抛向了滔滔江水之中。乌龟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然后消失在了江水的深处。

货船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上行驶了数日,终于在一座古色古香的码头靠了岸。海风轻轻吹拂,拂动着码头上飘扬的通缉告示,上面赫然写着“悬赏缉拿妖物”。

李婉儿站在船头,远眺着岸边的景象,不禁感慨道:“你们看,那些修士还在不遗余力地追查那个妖物,也不知他究竟有何等神通,竟能隐匿这么久而不被发觉。”

商人李富昌微微一笑道:“发布告示就是在大海捞针,那妖物恐怕已是难以寻觅了。”

丫鬟小翠在一旁插话道:“阿福,你觉得呢?”

哑巴阿福憨厚地笑了笑,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李婉儿吩咐阿福留在船上照看货物,她与李富昌和小翠上岸去谈生意。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船上的货物很快便换成了沉甸甸的钱币。

换得钱币后,他们一家人离开了码头,走进了繁华的城中。城中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片热闹景象。

李富昌独自一人又去谈生意,而李婉儿带着小翠和阿福穿梭在街道上。

街道两旁,各式各样的摊位琳琅满目,五彩斑斓的布匹、晶莹剔透的首饰、香气四溢的小吃,无不吸引着路人的目光。

李婉儿边走边欣赏着这些精美的物件,她的眼睛闪烁着好奇与喜悦。她轻轻抚摸着一块柔软的丝绸,感受着它细腻的质地;她又拿起一串精致的银饰,欣赏着它独特的设计。

忽然间,熙攘的街道上传来一阵喧哗,人群中传来惊呼声。

李婉儿抬头,看着骚乱的人群,隐隐有着不安的预感,于是她朝着那混乱的中心走去。

当她推开围观的人群,眼前的一幕让她的心如被万箭穿心。倒在血泊中的男子,竟然是她的父亲李富昌。

“爹!”李婉儿发出凄厉的哭喊,她扑倒在父亲的身旁,泪水与父亲身上的血迹交织在一起,染红了她的衣裙。

周围的群众议论纷纷,有的叹息连连,有的摇头不已。

李富昌的腹部明显是被一把锋利的匕首刺穿,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襟。他拼尽全力,捂着创口,一步步挣扎到大街上,只为见女儿最后一面。然而,他终究支撑不住,倒在了血泊之中。

此刻,女儿来到了他的身边,李富昌的眼神中满是牵挂与不舍还有浓浓的担忧。他的嘴唇微微蠕动,想要说出最后的话,可是喉咙里却仿佛被什么堵住,一个字也说不出口。最终,他睁着眼睛,离开了这个世界。

死不瞑目!

“爹,你不要离开我!”李婉儿痛哭失声,她紧紧地抓住父亲的手,不愿意放开,仿佛这样就能留住他即将消逝的生命。

站在一旁的小翠,早已泪流满面,她看着平日里疼爱她、照顾她的老爷倒在血泊中,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悲伤。她哽咽着,泣不成声地呼唤着:“老爷,老爷您别走,您走了,我和小姐该怎么办?”

哑巴阿福已经隐匿到人群当中,仿佛眼前的悲剧与他无关。

就在这时,一位丰神俊貌的贵公子恰到好处的来了。

他一脸惊愕道:“婉儿,是你吗?这莫非是叔父?叔父怎会遭遇此等不测?”

李婉儿转过头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看清楚来人正是贾府的表哥,于是哽咽道:“表哥,父亲被歹徒袭击,当街杀害。”

男子哀叹一声,连忙安慰道:“婉儿,你放心,有我在,定会为你查明真相。”他转身对身后的两名随从吩咐道:“速去报官,再寻两名得力之人,将叔父抬往医馆。”

周围的百姓议论纷纷,有的摇头叹息,有的窃窃私语。其中一人低声说道:“看这伤势,恐怕已经回天乏术了,还去医馆有何用?”

另一人接口道:“唉,总不能就这样扔在大街上。”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马蹄声,两名官差骑着马疾驰而来。贾府家丁见状,急忙迎上前去,低声与官差交谈。

“两位差爷,此事并无大碍,这位伤者乃是我贾府的亲戚,我等就是苦主,伤者只是昏迷并未丧命。”家丁说着,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悄悄塞到官差手中。

官差相视一笑,接过银子,脸色缓和了许多。其中一人说道:“既是如此,那便不打扰了。只是若有变故,还需及时报官。”

家丁连忙点头称是,将官差送走。

不出意外,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