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招揽亲兵(2 / 3)

者,是他叔祖,但到他父亲指挥了两次战斗之后,家中的所有长辈,几乎都毫不犹豫地支持他来主导家族事务,郭砥自己的儿子们,也没有试图和大哥抢位子。

但相比而言,在大都的变乱之前,郭康就没有什么存在感。要不是他爹过于能打,而且他那几个堂弟也都是满脑子肌肉的人,估计大家都得把他无视了。哪怕在这之后,听到了他的事迹,不少人还是有点怀疑,因为这毕竟不是正规战争,还得看他后续的表现,到底怎么样。

所以,得到这次的参军消息,大家也不奇怪。通常来说,他们会先去比较好打的地方——比如渡海去意大利,或者北上去立陶宛和罗斯草原方向,先打几个有点规模但其实很菜的敌人练练手。

不过这次,选择的目标,已经是整个紫帐汗国历史上,从未到过的远方了。

在其他人看来,郭康大概是有了底气,而且也没那么多时间了,所以就直接选了个大国——至少是表面上的大国,作为渡海远征的对象。虽然看起来有点难度,但和风险并存的,是巨大的收益。大家都知道埃及有多富庶,他自己也说过对那边的经营计划。只要能赢,就能立刻获得巨大的威望,今后的事情,应该都没问题了。

但是,初次大战就搞这么大的计划,也确实让人生疑。毕竟之前没打过仗,大家也不知道你是凯撒还是克拉苏。带着一众副手和老兵,也一样是可能翻车的。

至于最后结果怎么样,那就看郭康自己的水平了。

郭康的堂叔郭儒、郭昭文等人也和他们随行。一路上,义父都在和他俩聊天。郭氏这一代的几个男丁,就他们三个现在还在大都,其他人要么夭折,要么战死,要么和郭康远在北方的三叔一样,根本没空回来。哪怕这两位叔叔,平日里见到的次数都不多。郭康觉得,他们彼此多说说话,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义母也天天去和其他人打交道,跟人家联络下感情,问一下有什么可以互相帮忙的地方。郭康和郭破奴也得跟着她一起,来回拜访。不过好在,他俩倒是没有太多任务,寒暄完,一般就没什么事情了。

当然,他们现在也没有心思清闲。哪怕赶路的时候,两人也不放过任何空闲时间,就在自己的马车里,讨论更详细的计划。

离开的这段时间里,新兵的选拔和训练也没有停止。郭康把这些工作,都交给了朱文奎来帮忙。但朱文奎天天忙着重建工坊,也没时间,就把杰士卡队长丢了过去,让他去管着。

本来,他们就在城外营地,离得不远,每天都去看一看,完成日常的管理和检查工作,是没什么问题的。

得知郭康等人要回老家,狄奥多拉本来也是想跟着来的。但郭破奴很反对,认为她又不是郭家人,来凑这个热闹干什么。虽然狄奥多拉坚称要和郭康结婚,但毕竟缺了正式手续。想参加这种正式场合,就需要考虑旁人印象,乃至政治上的负面影响,最终也没闹过她,只能暂时放弃。

当然,郭破奴也没有完全基于私心,只顾自己的事情。这段时间,她确实一直在帮忙。离目的地还有一天的时候,她依然在车里翻着文件,和郭康讨论着。

这车子是郭康做实验用的,专门定制的产品。但马车毕竟没有多大空间,还得多放一堆文件、书籍和文房用品,自然就挤不下什么人了。而且,郭康怕仆人们搞错东西,弄乱文件,也不让他们进来,目前里面就他们姐弟俩。

义父和两个堂叔一直骑马走在前面,其他人则各有各的位置。郭康也跟着他们骑了几次马,客套了几次。不过众人也知道,他是个更喜欢动脑子的角色,本来就喜欢缩在屋里头。所以,也没继续为难他,很快就让他回去,继续做事了,还感慨这孩子工作太努力,今后估计也是诸葛丞相一样的人物,希望他能做出点大事来。

今天也是一样。早上在附近的村子里吃了饭,众人便出发上路。郭康和郭破奴例行向长辈问候了一圈,又回到车里,翻看之前整理的信息。

“明天就到地方了。”郭康首先说道:“按以往经验,我们需要一次性招够人么?”

“不用。”郭破奴回答:“我估计三五百人就够了。我们按五百人来预选,回头看兵部那边的说法,决定最后招多少吧。”

“五百人也太多了吧。”郭康怀疑道。

“不多。”郭破奴摇摇头:“之前,爹就带回来了柱国会议的消息。按目前的计划,应该是准备以三个军团的主力,外加四五千人的辅助部队,去执行整个计划。不过,这些军事力量,并不是都能上前线的。”

“按照兵部的估计,其中至少一个军团,和几乎全部的辅助部队,都要去加强叙利亚地区防御。我们真正送去埃及,在一线作战的,应该只有两个军团,而且很可能还不满编。所以,士兵的素质,就很重要了。”

“这人又太少了。”郭康摇摇头。

“没办法,那边情况有点特殊。之前,朝廷我们和哈里发的使者、哈菲兹的使者,还有叙利亚那边的一些头领,都谈过了,我找他们要了记录。”郭破奴拿起了另一份文件。

“咱们一直都说,埃及是个大国。这个大,我觉得不是面积,也不止是人口。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