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脱欢闪电灯塔(2 / 2)

接用在军团庄园里的。否则,就他们那个种地水平,纯属败坏大家好不容易开垦的土地。谁用他们干活,百户能气的抽死他。

这年头的农业和手工业,已经不像古罗马那样,堆人力就行,相反,现在这都是些技术活,紫帐汗国相对周边的生产效率优势,也是娴熟的农业技术提供的。奴隶已经无法适应如今这种情况了。

总不能抓来之后,还天天供着,手把手教他们好好学习各种专业技能,直到学会为止吧?那到底谁是奴隶啊?

所以,除了去各处矿井当奴工,大部分斯拉夫人都是直接转手卖走的。

脱欢认为,这么多奴隶,不用白不用。既然郭康的科学研究中,需要不少奴工,那就多拿些得了,反正也不贵。

罗马人一贯擅长抓奴隶,所以要好好利用这个长处。

之前那个巨大闪光天兄,在郭康的最初设计里,就是个一头牛拉的转盘,能打几个电弧就算验证成功。但脱欢大手一挥,表示牛太贵了,换斯拉夫人吧。

他还觉得这东西规模太小,根本没有神迹的震撼感,于是,在他的催促下,郭康只能不断测试、改设计,最后变成了现在这种五十个斯拉夫人才能推动的巨大奇观。

在发报的问题上,脱欢也是同样的想法——反正,只要发出去了,就是验证成功,接下来,投入更多的奴工去推就可以了。

这东西本来就是固定的,没指望它能移动。既然如此,不如建造一个亚历山大灯塔级别的标志,大不了上1000个斯拉夫人去推电机,看能不能让人造通信闪电传到周围的希腊城市,甚至传到神罗去。

这东西虽然必定造价不菲,但只要能成功,必定给整个拜上帝教、乃至天方教世界,带来巨大的震撼。产生的宗教和政治意义,已经超越了金钱能衡量的范畴。而这种宗教神迹类的东西,也就不用考虑性价比和成本了。

他还看了郭康提供的天线图案手稿,认为那个铁锅一样的天线,比十字架的更好。他愿意设法说服大家出钱,回头这玩意儿顾名思义,叫“脱欢闪电灯塔”就行。这可比现在这堆乱七八糟的小事有价值多了。

可惜,脱欢的钱也有限,这个想法也暂时只是在口头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