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按部就班(2 / 3)

如果只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就算想折腾化学,单只提纯这项工程,那便会把自己本就不算丰富的葛家给搭进去。

毕竟葛洪的志向从来都是修仙,而财侣地法,财排第一。

依靠国家来帮助自己弄懂这世界,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是最解决问题的方式了。

解飞点点头,他也正有此意,不过到底还是需要刘泰的一份手令。

毕竟没有刘泰的指令,他去找葛洪时,虽然葛洪好像不是很在乎,但自己总觉得低了葛洪一头的感觉。

解飞在器械的上天赋,有点像工程整合,比较擅长把各种不同的器械整合在了一起,然后进行协调整合,用一个器械就能够替代许多器械的作用。

纯粹让解飞发明东西,只要说明了原理,解飞基本能够完成目标,某种程度上来说,解飞算是应用工程方面的天才。

而葛洪相反,如果让葛洪去研究什么应用工程他真研究不出什么,但让葛洪去追求那种事物的根本逻辑,葛洪不但自己相当的乐意去追寻,而且这方面的才能也很非凡。

两人的组合,至少到现在为止倒是合作的相当不错,刘泰也相当看好。

而刘泰很快便又招了一个人来,是李清河,也是刘泰手下的锦官。

刘泰对李清河开口问道,“今日招伱过来,便是想向你询问白叠子收成如何?”

“回禀大王,自从大王命令织造局播种白叠子,到去年年收已经到达三千斤,耕种技术已经娴熟掌握。

今年白垫子已陆续播种并增加了耕种面积,臣预估今年白叠子应该能到达万斤!”

此刻的李清河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不错!”刘泰听到李清河的话,点头道,“如今天气越发的寒冷,这白叠子是我军避不可少的物资。

你且继续研究如何提高织造这白叠子的效率,若拿下了长安,光复了陇右,收回了我汉家在西北方丢掉的土地,我定然会让这白叠子在北方大面积耕种。

到时衣被天下,让天下百姓再无饥寒之苦,这里面也有你一份功劳。”

白叠子这种东西,在刘泰迁徙邺城不久便找到了这种子。

毕竟这邺城曾经也算是曹魏的都城,所以这里多少残留了几家的名门世家。

而这些名门世家别得东西未必有,但这种奇花异草,那还真的不缺,不仅棉花,就算麻沸散的原药曼珠沙华也都给弄到了。

李清河听到刘泰的话,目光不由变得炯炯,对比起曾经的自己,现在自己管理着织造局的生活却是让李清河感觉到更加的充实。

也许是传承在血脉中的女性才华,这让李清河只要肯用心去做,那总能把困难一一克服。

说实话,李清河织造局的地位还是比较大的,不但能够管理到宫廷中的衣物用料,等级排序,在宫廷外,上到将士们寻常的军衣,下到生产衣物的原材料,织造局都有所涉及。

简单的说,整个织造局负责的是服饰从上到下的一整个产业链,算是刘泰最早完成产业整合,形成产业闭环的产业。

毕竟衣服这东西,不论对男人还是对女人来说都是必需品,就算现代社会,衣服都是超过万亿规模的大产业,就更不要说古代,对这时代,布匹更是硬通货中的硬通货。

如果,没自己的用食盐作为标的,而打造出来的盐票,那随着历史的发展,布匹就会成为历史上的硬通货。

即使现在衣食两个产业,也是国家税收的根基,换句话说自己还是收实物税的不论是粮食,还是布匹,都是能够直接折算成相应的税赋。

现在,刘泰还没推行一条鞭法。

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征战的速度有些快,还不没有让百姓养成使用盐票的习惯。

当然相对来说,青州这边习惯些,即使如此,若深入到了村级,多得是以物换物的情况。

就算明代,张居正能顺利颁布一条鞭法的背景,也是大量的白银涌入到大明,使得大明本身并不缺少白银,这样才能让白银作为标的物,顺利在整个大民体系中运转。

现在却不一样,盐票才运转多久时间,百姓们甚至连上面的字未必都全部都认识齐全。

这样的情况下,自己如果实行一条鞭法,把所有的钱粮全部都折算成盐票,怕会有不少人每年趁着交税的时候牟利,到时候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啊。

不过,刘泰虽然并没想要实行一条鞭法的意思,但刘泰并非没有想过,让百姓从人头税的痛苦之中挣脱出来。

至少刘泰的想法是,随着徭役干活需要付钱的事情变得常态,同时苟纯对于针对土地收税的经验丰富,等到苟纯完成对中原地区的税务征收制度的完善后,自己再去思索应该怎么样实现一条鞭法的制度。

增加土地税,减少人头税,对税务局来说,侦查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

说到底人好藏,但土地可不好藏,只要有心去查,终归是能够查询到蛛丝马迹的。

在这时代,任何强权在面对上刘泰时,那都会变得一碰就碎,世家再狂,面对刘泰这种就是冲着强行打碎世家想法的家伙,强硬带来的就是刘泰的更加强硬。

除非在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