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对佛家的态度(2 / 3)

为汉文化的一部分。</br>自己就算是阻止,也就再多个灭佛统治者,并不能真正灭绝佛文化,所以何必费这力气。</br>所以,刘泰想要的就只是乘佛学还没发展起来,从一开始先统一佛家的思想与学说。</br>就好像独尊儒术一样,把佛家学说给统一起来,然后确立确立世俗律法大于佛法的法理根基,并用佛家清规戒律给自己整起来,让佛教能步入正轨,将其规范化。</br>刘泰很清楚,就算制定再详细的规定,佛家也一定会钻空子的,甚至以后佛家这一种给人开悟增长智慧的事情说多了,以后的统治者肯定会对佛家大赐特赐,免除徭役赋税。</br>这就算是刘泰也没办法进行改变,毕竟圣君模式,永远是看统治者的贤明程度。</br>但自己只需要做过这件事,那后来皇帝想限制佛家时,拿出自己的例子来限制佛家就足够了。</br>毕竟,只要有想作为的皇帝,谁不想要自己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谁会眼睁睁的看着佛寺中的僧侣吃得满嘴油光,结果自己连修建庭院的钱都没有。</br>总而言之,在华夏只要有了先例,那后人自然会把这先例拿过来。</br>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任何人拿先贤的例子或者言语来佐证自己的时候,往往不是先贤的话语到底多有道理,而仅仅只是因为要证明自己的正确而已。</br>而且华夏这片地方,不允许任何的宗教比皇帝都要牛逼,因为皇帝是会讲物理的!</br>佛图澄到底没想到,刘泰一下子说出这么多对佛家的要求。</br>说实话,佛图澄一时之间都还有些没有反应过来。</br>但很快,佛图澄脸上流露出满意而幸福的笑容,甚至有几分的心花怒放。</br>因为就算是佛图澄最多也就只是想要传播佛家学说而已,完全没刘泰所想象的那般远。</br>这时候完全不是瞌睡来了枕头,而是天上突然开始下起了金沙雨,佛图澄感觉幸福来得太快自己有点接不住啊!</br>这时的佛家,还不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他们在印度遭受着本土印度教的爆锤,虽然一开始佛家的轮回之说,对印度人的确是很有吸引力。</br>但后来印度教吸收了佛家学说,让印度教徒表示,轮回有来生的确是很好,但轮回了就不能做神的脚,滚!老子不要轮回,老子要做神的脚。</br>可以说,佛教算是被印度教给赶出了印度本土的,当然,现在佛教还在跟印度教抗衡中,但随着佛教不断通过丝绸之路向着东方传播,可以看出佛教在印度本土实际上是处于下风的。</br>理由也非常的简单,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这句话也是能套用到很多宗教上的。</br>如果比不是真的被弄得活不下去,谁又愿意千里迢迢的从印度到大汉传播佛法呢!</br>看看大汉的道家,就是因为已经根深蒂固到了中华文化的骨髓中,一直在华夏大地待着。</br>道德经的为人处世之说,虽然听起来云里雾绕,但却是直指人心人性,只要是聪明人,基本上能够从道德经之中体悟一二,这就让道家的道统完全就断不了。</br>只要《道德经》这一本书还在,那么道家就永远会在华夏民族之中传承下来。</br>就因如此,道家融入到华夏根基中,让道家完全没有要走出去的感觉。</br>同时,对比起佛家修来世,道家则是要告诉你要活着,好好活着。</br>这种道理底层的百姓天天接受洗礼,读一读道家典籍,肯定体悟颇深。</br>同时穷有穷的教导,富也有富的活法,像很多在道家修行的人,基本上都是已经衣食无忧而感觉到空虚寂寞,而道家修行则会告诉你,该吃吃,该睡睡,好好生活每一天。</br>至于道家为什么会是最造反的学说,自然也很简单,一个朝廷让人在这辈子都活不下去了,那不推翻这样的朝廷,那还怎么让人修行,或者说让更多的人活着,对道家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修行。</br>说实话,刘泰倒有点想要把佛家想要修改成道家这样的人生态度。</br>但想想还是放弃掉了,自己还是只要佛家能乖乖交税就好,其他的事交给历史去解决。</br>不仅是要相信后人的智慧,而是华夏文明真的就把佛家学说给彻底的消化掉了。</br>刘泰跟着佛图澄很快便达成了协议,自己所在朝廷帮助佛图澄对佛家学说进行统一整理修订发印,佛图澄代表佛家表示对大汉的支持。</br>像什么粮草自然愿意拿出来支援大汉,甚至佛图澄有几分要赠送的意思。</br>实际刘泰果断表示,自己身为齐王怎么好意思占佛图澄这个便宜,肯定要花钱购买。</br>这些盐票就先把贵寺的粮草给购入了,等到明年漳水化冻,航运开通,这些盐票便是能够顺利的使用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