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准备充足(2 / 3)

然这东西顶多也就是以防御箭矢为主,对利刃伤害并不显著。

但实际上在古代哪怕是军队想要皮甲上完成全甲覆盖也并不多见。

哪怕是眼前的皮甲,以古代的生产力制作出来却需要两三年的时间,但在防御力上,比较起铁甲鳞甲来也就差一点。

当然最大的优势还是在轻便性上,至少对起义军出身的众人来,轻便性还是非常重要的。

刘泰在拿到皮甲的第一时间便把皮甲发了下去,但那些麻布,刘泰却要等一等。

因为自己手上的麻布数量不多,所以需要节约着一点用。

等到将士们需要启程时再下发下去,至于现在的话,还是先存在自己的手上再说。

但这些甲胄下发给自己的那十几匹的亲兵,以及这几位百夫长,众人士气也高了不少。

底下人对这些皮甲感觉到了几分的羡慕,但是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至少刘泰是个大气的人,对他们来说这就足够了,以后若再有好东西,迟早会轮到他们。

就在刘泰稳定练兵期间,刘泰向王璋所求的教授《汉书》的历史老师到来了。

“在下襄阳公师彧,见过少将军。”

这学者年龄看起来不大,大约四十出头,身子颇高,给人一种北方大汉的感觉。

“见过公师先生,不知道二叔有没有跟您说过我的要求。

所需学者,最好能跟随将士们每日的行军速度,所以为了培养您的体力,需要您参与每日跟随将士们的晨跑!”

刘泰说到这里,又马上道,“当然,真行军之时,会给您配置坐骑,尽可能避免您舟车劳顿之苦!”

“少将军是想要彧随军出征”公师彧听到刘泰的话,不由皱起眉头道,

“某并非那些放浪形骸的名士,心有班超之志,但却从未听说过领兵打仗,却要带领教授《汉书》先生的说法,所以还请少将军给彧一个合适的说法。”

刘泰听到公师彧的语气,隐约带着几分的倔强,不由思索了一下,开口道:

“我麾下战士,并非我刘泰之私兵,而是要为了反晋复汉的义士。”

公师彧听到刘泰的话,看着刘泰的目光陡然一变,因为他没想到刘泰理由如此高尚。

不过,刘泰的话还没结束,而是继续道,“大汉四百年的基业,高祖斩蛇而起,因武帝驱逐匈奴而盛,又因光武复兴而续,如今更有汉王续我大汉国运!

有多少仁人义士,都为了大汉飘扬的旗帜奋不顾身,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

如今,我希望您能够协助我,告诉将士们,汉有陈汤豪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汉有傅介子口吐利刃:‘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

汉有班彪上奏奏章:‘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

重建大汉荣耀,我等汉人当是义不容辞!”

公师彧看着刘泰的激动,顿时明白刘泰某种程度上来说跟刘渊一样都以汉文化为荣。

对这种大汉狂热分子来说,好像会找自己来教授士卒学习汉书也不奇怪了。

“少将军,彧明白了!”公师彧思索了一下道,“那我便暂时在少将军的营帐住下。

不过,有件事先跟少将军说明白了,若我将来在汉庭出仕,还请将军莫要阻拦。”

“还请公师先生放心,若先生有更好去处,泰绝不阻拦!”刘泰果断表态。

应该怎么说呢,虽然晋朝以来的风气,开始逐渐出现男子涂脂抹粉,放浪形骸之类的风气,毕竟是魏晋名士,这点还是能理解的。

但大汉的尚武之风到底没彻底熄灭,军功依旧是整个朝廷晋升的最牢靠筹码。

所以,公师彧与其说是看上了刘泰,所以答应留在了刘泰的军营里面,还不如说,他看准了刘泰是王弥的子侄,更是王璋亲自找得自己,所以公师彧打算借助这个机会在这里镀金。

毕竟不论怎么看刘泰虽然姓刘,但王弥与王璋的照顾,这让刘泰肯定安全的多。

而自己在这里顺利镀金之后,以后在朝廷晋升时也就多了一种选择。

这也是公师彧愿意留下来的原因,不然呢难道还看中了这个十二岁小孩的未来吗

所以,刘泰虽然讲得慷慨激昂,但在公师彧眼中也就只是小孩子的眼观中多少带着几分的非黑即白而已。

等到他被这乱世多多打磨,那自然的也会跟自己一样和光同尘了。

至于跟着王弥久了那么自己的身上会不会打上王弥的标签,说实话对这公师彧并不在乎,毕竟如果自己不借助王弥这个渠道,自己怕是连登台的机会都没有。

而刘泰果断便带着公师彧前去寻找褚祭酒,刘泰主动给两人介绍道:

“公师祭酒,这位是褚祭酒,负责将士们的蒙学课程,褚祭酒,这位是公师祭酒,负责将士们教授《汉书》。

基本上的上课时间是在午饭后,每日授课一个时辰左右,若行军期间则另外安排。

具体的时间安排,还请两位根据具体的情况慢慢的商量才是!”

刘泰说完,便主动退出,把空间交给两人。

褚祭酒看着公师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