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三章 生活烦恼(2 / 3)

国潮1980 镶黄旗 2488 字 1个月前

收入,不是款爷谁供得起这车?

可要是买一辆排量1.6的丰田卡罗拉那就大不一样了。

14万円定价,征物品税18.%,只要交6.8万円。

加上3900円的.0排量以下汽车税,4.3万円车体检查费一共只要34万円。

再加上7万円各种保险费。

全部费用仅仅相当于工薪阶层单月的年收。

这上下两者比较就差了三百余万円,这笔钱都足够买两辆新丰田卡罗拉的钱了。

所以重税之下,到底该买什么车,谁都是一目了然。

并且因为这样的税收政策,日本社还会长期形成了一个共识——有了“3字头”牌照就是牛b。

这与东京都里挂着“品川”车牌就是富人,开车出去要高人一等的鄙视链如出一辙。

只是对于务实的宁卫民来说,把钱花在这方面,还不如他用这钱雇个人给自己干活呢。

为了贪图这点虚荣,那就相当于国内土大款非要买“888”,“666”这样吉祥数字的车牌,属于毫无意义的傻b行为。

实际上这种车牌确实也没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啊。

别看花了这么多的钱,他的这辆加长凯迪拉克在东京路上挨堵的概率比任何车辆都高。

别人能见缝插针变道,他不能钻,这比什么都让人不平衡,让人烦躁。

尤其是通勤高峰,这辆卡迪拉克那是万万不能开出去的。

真要是敢犯这种忌讳,高峰时段不熬过去,就别想到达目的地。

那平均行驶速度,比一个人步行快不了多少,一路上净听后面的车冲他按喇叭了。

你说宁卫民能不懊恼吗?

这又算不算是花钱找罪受?

可还别看这加长版卡迪拉克这么靡费,可毕竟好歹还能开一开。

要和这辆车比起来,那辆平治跑车就更不实惠了,基本上有等于没有。

宁卫民是怎么都没想到,大和观光居然送给了他一辆两人坐的敞篷跑车。

性能虽好,也够时髦的,可这完全就是中看不中用啊。

他怎么带着松本庆子去兜风啊?

这要一开出去,不明白告诉所有小报记者,他和松本庆子的关系不正常吗?

所以这辆车只能他们自己一个人去开,大部分时间都只能搁在库里吃土。

宁卫民实在是后悔,当时怎么那么脸薄,没主动开口跟人家要辆商务型的四座汽车呢。

这下好了,一个奔驰牌子的大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啊。

但这还不算什么,最最让人头疼的是,这两辆的车停放问题,才是要人命的难题。

众所周知,八十年的日本是一个生产汽车大国。

那可是三菱,马自达,铃木等等五花八门的汽车品牌的老家。

而且就现在,华夏内地的一条日本汽车品牌的广告——“有路就有丰田车”,也到了人尽皆知,耳熟能详的地步。

但日本可绝对不是一个使用汽车作为私人代步工具的大国,这是由日本狭隘的国土面积决定的。

日本,有着涵盖全国的大型现代化公路网,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发达国家。

不过,日本的人口密度,却是美国的六倍,加拿大的四十倍、

而且日本多山,缺乏美加那样适合居住的大面积平原。

因此,从地理上说,日本堪称一个“狭隘”的国家。

即便只算面积,同样的公路体系,支撑六倍或者四十倍的交通流量,神仙也难以招架。

所以,通勤无法使用自备车,假日观光地周围堵塞,诸多出行家庭被堵在高速公路上的现象也经常发生。

日本人因此明白,他们根本不可能像美国那样搞“轮子上的国家”。

于是在交通建设上,日本就是一个放大的新加坡。

采用大力拓展公用交通的方法,来对付令人恐怖的交通流量。

因此,绝大多数日本人,都是使用公用交通工具出行,如地铁,电车,巴士上下班。

每当上下班高峰期,地铁就有专人负责往上推搡,窗户上也贴满了“立体相片”。

即便是有条件开车上下班的日本人,也多愿意去挤地铁。

理由有二。

一是日本的工作强度大,下班以后往往十分疲劳,再开车事故率比较高。

虽然地铁拥挤,但还是性命要紧。

另外一条就是付不起停车费,找不着停车场。

因为地价昂贵,日本的停车场费用高昂,比较繁华地方的公共停车场,不是按照小时收费,而是以十分钟为计时单位,一结算的做法。

如果不是可以提供免费停车场的大型商业中心或商场,停车的费用就是一笔很大开支。

比如说银座这样的高档商业区,停车十分钟,居然收费能高达五百日元。

停一个小时不但不能便宜点,而且更贵,三千三百円,这已经比一般白领的工资要高多了。

真要是上一天班,最后大半工资交了停车费,其他的钱用来养车,那不是傻子的行为吗?

何况即便有免费停车场的地方,而免费时间不过一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