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接连破城!耿炳文的失算!(1 / 2)

鄚州城。

燕军兵临城下。

守军没有抵抗,直接弃城而降。

毕竟潘忠前去支援雄县的时候,可是带走了三万大军。

如今鄚州城内只剩下了一些老弱病残,连与燕军作战的勇气都没有。

所以朱棣很是顺利地进驻了鄚州城,夺下了这座燕军南下的交通要道!

朱能与朱高煦也从雄县前来,大军再次合为一处。

朱棣没有片刻松懈,马上展开了军事会议。

其实仗打到这个份儿上,燕军的作战目标基本完成。

接下来只需要将耿炳文大败的消息传回金陵,然后再进行一番运作,那耿炳文就完了!

可是朱棣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满意。

因为不管是杨松也好,还是潘忠也罢,都太平庸了一些。

燕军一夜之间连克两城,甚至都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这让朱棣觉得很是乏味。

他渴望引兵直扑真定,去和郭英、耿炳文这些开国宿将较量一番。

当然,朱棣这个提议,被道衍和尚无情否决了。

毕竟作战目标已经完成,接下来只需要按照计划行事,没必要再横生枝节。

更何况大军在外征战,每日都要耗费大量粮草物资,这可不是让你朱棣撒欢的啊!

道衍和金忠厉声反对,张玉朱能等将领却选择赞同。

毕竟他们也觉得这仗打得太容易了些,压根就没有展现出自己的能力。

他们这些武将,可是奔着军功来的啊!

一夜之间连破两城,军功是有了,可是这仗赢得也太轻松了些。

最后朱棣还是拍板下了决定,大军直扑真定,去见一见那位开国宿将。

当然,原定计划还是不变,该怎么执行就怎么执行。

不过在这之前,朱棣先接见了降将张保。

这可是正面战场,第一位投降燕军的南军将领。

所以朱棣给予了张保极高的礼遇,反倒是让张保受宠若惊,感激涕零。

“末将张保,愿为燕王殿下效死!”

听到这话,朱棣嘴角泛起了一个弧度。

“张将军可知,朝廷主力大军的分布?”

听到这话,张保没有丝毫犹豫,直接道出了南军机密。

“大……耿炳文将主力大军分驻滹沱河两岸,并且分兵于河间、鄚州、雄县三城,以此消耗我军士气。”

“只待我军士气大跌,耿炳文就会集结大军发动猛攻,直捣黄龙杀向北平!”

朱棣听后点了点头,此事他心中有数。

说白了,河间、鄚州、雄县三城,只是耿炳文的先锋部队。

现在三城已去其二,就只剩下一个河间城了。

不过朱棣并不准备攻打河间,一是没有必要,二是真的没有必要。

倘若燕军可以趁势击溃耿炳文的主力大军,那河间城自然不攻自破,压根没必要让将士冒死去攻城。

思来想去,朱棣还是觉得直扑真定比较好。

当然,在这之前,还要送给耿炳文一份大礼。

“张保,可愿为本王先锋?”

“末将愿为殿下效死!”

张保没有犹豫,即刻跪地听令。

“大善!”

“你立刻返回南军,并且大肆宣扬鄚州、雄县兵败一事,动摇南军军心!”

“并且你要告诉耿炳文,本王亲率主力大军准备渡河,直扑真定南军主力!”

听到这话,张保顿时傻眼了。

他没有想到,燕王朱棣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竟然是让他回去当细作!

但是,这何尝又不是一个机会呢?

降将若是不能够立下战功,一辈子都会抬不起头来。

所以张保咬牙思索了片刻,最后还是硬着头皮领命,接下了这个冒险的任务!

朱棣见状大喜过望,又温声嘱咐了良久,这才亲自将张保送出了大营。

与张保一同离去的,还有一支燕军精锐,伪装成了败军逃兵,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张保的安危,另一方面也是给接下来的大战埋下一颗钉子。

待张保走后,朱棣当即下令大军向南推进,务必赶在耿炳文主力大军过河之前,设下埋伏!

道衍和尚有些忧虑,策马来到朱棣身前。

“王爷是想一战击溃南军主力?”

“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耿炳文是开国宿将,还有郭英等老将从旁辅佐!”

言外之意你朱棣可以看不起潘忠杨松这些庸将,但是对于郭英、耿炳文这些老将,必要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朱棣自然也明白这一点,笑着解释道:“本王何尝不知,郭英、耿炳文的能耐。”

“但是既然来都来了,至少要打出我燕军的士气,不能就这满足于吞掉他这三四万的先头部队!”

“而且我们原先的计划,想要成功也有难度,毕竟耿炳文只是折损了三四万先锋大军而已,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败!”

“仅凭如此,朱允炆不一定就会临阵换帅,所以接下来我们必须还要大胜一场,至少要在正面战场上击溃耿炳文的主力大军,如此方能够引得朱允炆和他